查看: 1283|回复: 1

雨水

 关闭 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2-2-17 14:1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二十四节气中,雨水,只是一个驿站。人们总是在惊蛰到来时,才惊觉雨水已过。雨水,作为立春的一种延续,温和,平静,甚至蠃弱,确实毫无动人之处。但细细琢磨,雨水,又是一个体现氤氲之美的节气,春的生机,就是从这里积累的。

      七九河开,八九燕来。”九九从冬至那天开始算起的,每一个“九”有九天,至雨水是七九时期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里说:“正月中,天一生水。春始属木,然生木者必水也,故立春后继之雨水。且东风既解冻,则散而为雨矣。”《逸周书》中也记载雨水节后“鸿雁来”、“草木萌动”。

      如果雨水降雨,名副其实,那是一种完满的征兆。农谚云:“雨水有雨庄稼好,大春小春一片宝。”但雨水这一天却不一定就下雨。雨水前,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。雨水后,人们则明显感到春回大地,春暖花开和春满人间,会感受到有股沁人的气息激励着身心。在苏南,轮回而至的岁月也清楚地提醒:从今天起,已经进入雨水出没的领地,而后是“阴阴沉沉到谷雨”的潮湿区域,出门最好携带雨伞。

       我喜欢雨水这节气,单就名称,总就叫人有众多湿润的幻想。一冬的干裂,终于迎来这雨水浇灌,一切都会变得柔软、变成新的。在雨水节气的15天里,尽管风还是有些凉意,可是明亮的阳光开始给风加温,土壤开始湿润,越冬作物经过滋润,种子开始发芽,不久开始破土而出了。

      向春入二月,风光淡又浓。

      在乡下,那些在地头谋划新一年庄稼的农人,如果说在立春节气里,心还停在新年的喜庆中,而到雨水这样的日子里,在农事安排上,往往开启一年的序曲。氤氲弥漫的水气中,村子里的人们开始到田野里忙活了。“农人告余以春及,将有事于西畴。”陶渊明在《归去来兮辞》里说的“有事”就是这种“春及”的耕作之事。雨水渐渐增多,越冬作物返青生长,锄草 、松土 、施肥等田间管理和选种、春耕、春播的准备,都是当务之急了。

       就说父亲吧。我记得他总要在这时候去疏排麦垅和油菜田里的墒沟。墒沟不理,雨水酿满了庄稼行间,会导致烂根。他还会去后屋鱼塘,去清理鱼塘淤泥,运到田里去。清了底的鱼塘等雨季里再蓄了水,在太阳光下会越发清亮起来。印象中,在父亲扛着铁锹走过的田埂衰草丛中,这时总有绿色星星点点地萌动,这样的萌动好像有又好像无。远看,都是颜色枯黄衰草;近看,又透着些绿意,在太阳的温暖的光里,象要睁开眉眼。

      这么多年,由于远离了农村生活,对雨水时的农事和物事只剩下朦朦胧胧的印象。似乎这季节下雨的时候并不多,甚至有些吝啬。“春雨贵如油”,无声中,地皮只浅浅地润湿了一回,走在上面犹如地毯上悄声软绵。这时的雨,总是不大的,如烟如雾地飘洒一阵,轻轻巧巧,像牛毛,象花针,似有似无;只在空中留下些如烟如霭的痕迹。倒是回升的气温与如烟的细雨一缠绵,就有了“一场春雨一场暖”。风,是有的,却因了这细雨,变得氤氲委婉起来。不过,这氤氲,却是暖最终替代冷的一个必然的过程。这时节,尽管冬的凋敝背景,依然在张扬,而春,就在这不知不觉中养精蓄锐。

       生活在城市里,对季节轮回的感知,远远没有在农村里那么敏感、体会到那么多的诗意。这也是城市建设的一份代价吧!但千万不能因此真的失掉了某些精微的感觉能力,最终对节气的流转渐渐迟钝。随着城市化的进程,虽然洋溢着生活气息的田间小路、农家小院、试犁的耕地等在这瞬间不能与你相遇,但新村的楼隙里、公园的小河边,还是有让人不尽的遐想。

       苔小如米粒,春来自在开。一冬的腊梅已经开尽,枯枝花骸上仍缠绕着暗香,闻起来湿漉漉的。细细在新村草坪里寻觅,隐在枯草丛里的荠菜开始拔节,走过的时候,却明明感受到一种萌动。墙角的玉兰、杏花藏在枝节的小嫩芽还在鼾睡,可蓄在枝头的花苞,却抑制不住地透出些清新,让人少了一种安适,多了一份催醒。

       公园里,舞剑、打拳、跳舞……晨练的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,那份快慰舒活了周身筋骨,那股精气神全凝聚在眉宇眼角间,一招一式,一摆手一扭腰,似乎处处都散发着春天的气息。河边的柳树一缕紧挨着一缕,一丛紧靠着一丛,竞赛似的向下使劲垂着,已经有了嫩嫩的芽孢在枝头挑着。樟树丛里,不时的有撒欢的乌春跳跃期间,找寻着发芽的树籽。

       我只是想,雨水,对所有的人来说,都是一年生活的一段旅程。就象从立春以来,岁月致力于开辟一个春天的时代一样。雨水,开启的天气回暖后一年的向往。我乐意在这天装载起对新一年的无尽的憧憬。今天,我伫足在雨水节气里,在望眼欲穿的表情上,一方面任由雨水节气湿透我的心底。另一方面用了一粒种子,装帧起一年的封页,或风风雨雨,或阳光灿烂,期待的是厚重的土地欣然开怀,任由种子萌动、破土,迎来一片无边无际草长莺飞、花红柳绿。
发表于 2012-2-22 22:10 | 显示全部楼层
又补充了知识,谢洛!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[注册]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麦田计划 ( 粤ICP备12076381号-3 )

GMT+8, 2025-2-25 19:30 , Processed in 0.073571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