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边彝族自治县代课教师基本现状
一、 全县教育概况 马边彝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小凉山区,地处乐山、宜宾、凉山三市州结合部。全县幅员面积2383平方公里,辖29个乡镇、203个村、1233个村民小组,总人口18.25万人,其中少数民族7.36万人,占40.32%,农业人口16.35万人,占89.58%,有彝、苗、壮、汉等7个民族。目前,全县有中小学232所,其中小学217所(教学点41个,少数民族单设学校74所),单设初级中学10所,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,高中附属初中1所。目前,全县有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32516人。 二、全县代课教师基本情况 全县共有代课教师365名。主要分布在小学和初中,主要担任全县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。遍及全县20个乡镇,15所初中和32所小学,他们主要是由三部分的人组成:外地人(比例很小)、本县范围人和当地人组成,后两者是代课教师的主体;他们的文凭一般有三类:一类是大专(比例较小);二类是中师和高中(这类占主要比例);三类是初中和小学;代课教师的学历分布情况主要是,大专及以上7.95%,中师(中专)26.85%,高中16.44%,初中及以下48.76%。这些代课教师中汉族有195人,彝族有170人。参加工作的时间有的几年,有的十几年,有的二十几年,最长的有三、四十年的,他们大部分都来自农村家庭,经济条件比较差,有许多要靠代课金来支撑家庭的开支,这一部分教师群体主要分布在十分偏远的学校和教学点,他们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默默无闻为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辛勤耕耘着。 三、全县代课教师工作和追求 全县365名代课教师工作的环境十分艰苦,除一小部分很偏远的本地教师外,大部分均是走读,因为他们工作的岗位都是公办教师不能去或不愿意去的边远村小,每天近的走十几公里的山路,远的要走三、四十公里的山路,(如民主乡的村小)而且是每天来回风雨无阻,中午饭自己带点干粮解决。那些偏远的村小根本不具备住宿条件,除了几间简陋的教室以外,再也没有教师的住宿用房,就是有住宿条件,300元的工资待遇除了保证基本拮据的生活已经是所剩无几了。当然,如果是在偏远的彝族村小,当天不能回家,也就只好住下来了,每个星期才能回家一次,或者干脆为了节约一月两月才回家一次,粮食和蔬菜要从自己家里或者县城购买背到学校,孤独清贫艰苦的生活使他们不得不面对现实。要说工作追求,代课教师们的想法非常质朴,那就是不误人子弟,干一行爱一行,如果是当地教师,则是一边教书,还可以一边照顾家里的农活,初、高中生也算是家乡的秀才了,除了自己,再也没有谁能够挑起这副重担。代课教师们的责任心很强,每年均有50%以上的教师获得县级的表彰和奖励。 代课教师们爱岗敬业,长期扎根边远村小,任劳任怨,无私奉献,是教师队伍中一支生力军,为民族教育事业撑起了一方天地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