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em39][em39][em39]我是此次湖北英山的走访者之一。心情很沉重。(不多写了,都能体会,也写不出来)[em39][em39][em39]
物质资助是自然的了。不过,在捐钱捐物的同时,是否也应该关注一下那些孩子(未必只是孩子)的内心呢?他们的神情都是木讷、胆怯而慌乱的,是无法用言语表达、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感受的让人心酸。(图片我手上没有,nigiel的那个固顶的走访记录里有一部分)
我能想到的办法,一是捐书,一是跟他们做笔友,用书信的形式和他们交流,听他们倾诉,告诉他们不知道的、想知道的、应该知道的,了解他们的困惑、痛苦、快乐、梦想……大家还有什么好点子,恳请不吝赐教[em49]
谢了!
举报
飞行好,这个问题我们在商量,具体要怎么处理还是很难。
有不止一次在麦田讨论过这个问题,我很希望能小范围试点,可惜最后不了了之。
如果要做,必须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,需要一些人手跟专业知识。圣兵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,想让他们帮忙做培训……也希望能跟贵校爱心协会进一步展开合作,发挥各人所长。
呵呵,不过广麦要做,还是广麦来做可能最合适吧。
英山这次走访的孩子都是家庭变故的,有的孩子在遭遇父母过世时改变很多,看得很让人心疼。这些孩子的心门不是一次就能敲开的,如果没有耐心跟毅力,我担心适得其反。也许这是迟迟犹豫的最主要的原因吧……
感谢飞行~~~~我们在努力中~~~这次应该说是麦田走访最复杂的一次.等资料出来了大家就回感觉的到的.
又是考试,又是回家,又是电脑中毒,N天没上来了……麦香味很好闻呢!!![em25][em25][em25]
HOHO,俺对心理学有点研究……也许可以帮得上忙吧。[em44]
太佩服广州分社了,偷偷问一句:你们真正做事、出力的人多吗?
书信的方式挺好
应如winny提醒的 注意一些细节 尤其是过去已经总结出来的经验
物质上的帮助 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个必要条件 但肯定不唯一 也不充分
交流沟通是做其它事情的基础 没有这个基础 我们就无法对行为的后果有任何把握 往往好心办错事 … 因此沟通再难 也是很值得做的 !
我们的能力有限 尤其是往往并不具备心理学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 因此保持谨慎也是必要的 但应该相信真诚和善意的力量 这比知识和技巧更为本质
支持且期待中...
中国的父母的确应该重新学怎样做父母
是的啊
有时候孩子需要的不只是物质的援助
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麦田计划 ( 粤ICP备12076381号-3 )
GMT+8, 2025-2-22 15:28 , Processed in 0.072427 second(s), 17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