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13885|回复: 9

[建议]写给资助人: 一封信----让爱传递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7-8-23 10:4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在认了孩子后,资助人心里一定老在惦念着孩子,这时,资助人可以写封信给孩子, 什么时候开始写信呢?自从你拿到孩子来信的那时起,你就可以给孩子写信了,以谁的名义写信?以你自己的名义写信。告诉孩子,他(她)该如何称呼你。网名也可以,真名也可以,另起昵称也可以,但是不宜用志愿者叔叔之类的过于广泛笼统、不宜识别的名称,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和一个有血有肉、真真实实的人在通信,而不是对一个空洞的、不实在的对象来汇报学习情况。

了解以上二点后,就可以开始你们间这生缘份的第一次交流,与孩子交流前,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首先,同孩子沟通需要摆正心态,我们不是他们的恩人,我们仅仅是关心他们的人,是他们的朋友; 其次,关注孩子不仅仅是关注他们的学习,更多的是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内心世界。最后,对于低年级的孩子,可能还不大会写回信,或者有些孩子不喜欢不愿意写回信,请资助助人理性对待。不要因为孩子没有给你回信而丧失对他们的关怀。

    注意了以上几点,就展开信纸开始写信吧,写信始终是和面对面的交谈有着区别的,怎样很好的在信件里体现出这个空间的概念呢?

在解答对方的问题的时候,是最好的体现了,当大家都不熟悉的时候,很不容易找到一个大家感兴趣的话题,很多人喜欢一下子就把话说满了,这样,对方就不知道怎样顺着你的话题继续下去,如果对方是一个小孩子的话,他并不一定懂得去引导你开始另一个话题,往往沟通就这样停止了下来。

和小孩通信,最好的一种回答问题的方式,并不是直接的去回答,而是通过一些引用,比较含蓄的去暗示,不管小孩子懂还是不懂,其实这已经起到了很好的延续作用了,有人觉得,和小孩子说话也需要这么费心吗?个人觉得是的,因为很多人并没有很明确的知道自己和对方通信的目的是什么,和大部分事情一样,一封信只是起到一个站的作用,真正要达到自己的目标是需要长时间的保持通信的。

与小孩子的沟通是最难的,虽然我们都经历过孩提时代,但时过景迁,教科书也改了无数版了,教育我们这一代的老师也有许多退下火线,新的教科书新的老师必会带给孩子新的思想和作风,很多人按照自己小时候的感觉来理解孩子,这很容易就会出现代沟了。

代沟并不会因为一封信就产生,但是习惯却会因为一封信而延续下去。例如,你这次写的信,里面全是教育他的话,那么这个孩子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接受了下来,以后的信,你就可能会自然而然的延续了这种教训的语气,距离就产生了。

和小孩子通信,要避免的就是这种固定模式的产生,孩子的成长是非常快的,一但你产生了一个固定的模式,就会脱离了他们成长的速度,跟不上了,很可能你的第三第四封信的下落是抽屉的最最底层。

有很多人问,该怎样和小孩子写信?我们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以传授,与不同的孩子写信,几乎没有一个固定格式。
    
就是拿称呼来说吧,一个信件开头的称呼,往往是一封信最最关键的一部分,也是你在这封信中代入角色的一个关键,这取决于你希望在这封信中表现的风格,以长辈式的风格,很多人会习惯用**同学,**小朋友,全呼孩子的名字,我不赞赏这个做法,这很明显的把自己推在了一个疏远的位置,你们可以自己试验一下,当你在开头的称呼中,用的是孩子的全名再加上小朋友三个字,接下来的内容,无论你怎么刻意,一定会很自然的流露出一种教学者的味道,这在我来说叫一种文字平衡,因为一拿起笔,思维已经形成了一种定式,为了维护这个称呼,你按照这个路线思考下去。

很多人不习惯在给孩子的信里用我这个字来称呼自己,原因就是出在开头的称呼上,往往在内容中只好称自己为叔叔阿姨,那么在你收到的回信里,孩子也会很自然的用叔叔阿姨来称呼你,我们想象我们小时候,会不会把你初恋的秘密告诉你的叔叔阿姨呢?

所以,当你们要开始给孩子写一封信的时候,要先考虑清楚,你到底要使用怎样的称呼来做你的开头,并不一定要每封信都沿用这个习惯,每次当你思考的时候,这封信该怎么写,已经在你脑海里出现一个轮廓了。

相信每个人都经历过读书时候,在读书时,我们一般最怕就是写作文,我记得我是从三年级开始有作文课的,开始是学写信写请假条之类的,至于对文字创作的恐惧应该是来源于写检讨。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7-8-23 10:41 | 显示全部楼层

[]很多资助人最最感兴趣的话题应该是怎样让孩子主动与你通信,这其实有很多方法,只是大部分我们顾虑了不敢用而已。

1、威迫法
      
把你自己当成他的老师或者家长,这是最有效也最直接的了,我看很多发表在这里的信,就有不少是用了这个方法的,很多人不理解,自己在信里并没有任何威迫的语言啊,为什么会产生威迫的效果呢?例如在一封信里这样写,叔叔希望你能给叔叔回封信,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威迫了,原因在于,叔叔这个词本来就是长辈的意思,在中国文化传统里,长辈希望晚辈做一件事,并不是商量了,而是带有一定要完成的意思,小孩子是接受中国传统教育的,这点已经深入思想内了,无形中就是一种威迫,就好象你父母和你说,希望你好好读书,你能从中感受到任何商量的余地吗?

2、利诱法

这个方法用起来简单,就好象有些人在信里写,你写信告诉阿姨,希望要些什么样的书,这就是利诱法了,孩子不写信,你当然不知道该给孩子什么书了,孩子要得到额外的礼物,前提就是告诉你他想要什么。

3、引导法

引导很多人看起来很困难,其实很简单,因为一般孩子的行为会有个延续性,就是刚开始他不敢去做的事,一但做了第一第二次,以后就变得简单了,最最简单的一种引导就是,你给孩子的信里,夹上回邮信封,连信封面都写好贴好邮票给他,让他几乎是不需要动笔,然后把你要问的问题做一个选择,就让孩子打勾,完了一涂糨糊一扔就完成了,孩子觉得简单,又不需要考虑任何事情,不用担心字写不好你看不懂,这样就很容易完成第一次通信,第二次在选择里加些填空,第三次,信封不写地址,然后一次一次减少你参与的回信,自然,孩子会对回信产生一个延续性的动作,这样也可以完成任务。

4、压力法

这是第一种方法的延伸,就是给他家长老师写信,让他家长老师给他压力。

5、自言自语法

这个方法很管用,但却是对女孩子的作用会大些,因为女孩子比较感性,容易产生同情心,你自顾自的说自己的东西,女孩子很容易会套入感情之内,自觉就会给你回信了,例如你向往一个地方,那里有绿绿的田蓝蓝的天...她就会告诉你,她的家乡也有你描写的景色。

6、激将法

这要看孩子的性格,例如,有些孩子你和他们说,你不用告诉我你的成绩了,我对这些完全不关心。

7、亲情法

联单问问他家人的情况啦等等,因为关系到尊敬的家长,孩子一般都会回信告诉你的,有些还会趁机诉诉苦。

8、沉默法

大家不仿做个实验,你寄一张白纸什么都不要写给孩子,不久后你一定会收到他的回信的,但这要对一些好奇心比较重的孩子,不过孩子一般好奇心都会比较重,沉默法并不是完全不写东西不说话,而是可以引申的,例如你给孩子寄一个漂亮的书签,一张你得意的照片,很多话却不需要写了。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7-8-23 10:41 | 显示全部楼层

[]写了这么多方法,你一定觉得很好笑是吗?对了,这完全是我看到很多信以后都发笑的原因,其实,与人,特别是与孩子沟通,并不一定需要这样挖空心思,有人说心诚则灵,不错,心诚则灵,我有个朋友,一天内给她的孩子写了5封信,我估计那孩子一下子给吓傻了,等了半个月没有回信,于是又不停的写,数不清写了多少了,后来我问她,她说自己到是写习惯了,当成日记来写,不过最后她却真正的和这个孩子交上了笔友,而且因为她文笔秀丽,孩子也得益了不少,很多时候,孩子会模仿你的文笔,甚至字迹,这样一说恐怕又要吓倒不少人了,但这也是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一种途径啊~

在信里,资助人可以给孩子一些安慰,比如答应孩子,资助他是为了能让他好好学习,这种资助是不需要他回报的,只是想让他和其他孩子一样,有个学习的机会,问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学校的情况,可给孩子讲点学习的方法,也可问问他的家庭情况,同时多鼓励他好好学习,也可简单的讲讲自己的一些情况,及自己如何得知他的情况和在麦田计划这个平台上资助的经过,第一次基本就这么多了。特别需要注意的是,信应该先把自己的主体内容表达完,再提要求,千万不要在信的开头就先提要人回信,这是很不礼貌的,希望希望你和对方平等交流沟通,写信不必太多。不要过多的介入孩子的成长。孩子只要一点回应就够了。

最后,祝各位资助人和您们的资助对象能有顺畅的沟通,并能一生保持这份缘份.

让爱的信封在我们与孩子之间飘扬,传达出一份温情。

:部分内容为网上摘录,部分内容为我个人的想法, 文字有些长,仅供参考! 谢谢!

发表于 2007-8-23 12:59 | 显示全部楼层

先占位置,等下坐着看~~~!

发表于 2007-8-30 11:52 | 显示全部楼层

曾经有一个富人说要资助孩子,但是他没有直接给钱,而是首先给寄了东西,后来只有部分孩子回复了。当然他也只资助了这些回复的孩子。

他说,只有懂得感恩的人他才会去资助,懂得感恩的人也会在生活中去帮助更多的人。

发表于 2007-8-31 10:24 | 显示全部楼层

收到小桃子的第一封信,是写的感谢信!

我回了信.

她也回了信,信中内容有这么一句话:"很谢谢您能给我回信,其实每次老师让我们写感谢信后,我们大部分同学就再也没有收到资助人阿姨叔叔的来信了.您的回信,我真的很高兴,也很幸福."

我们回一封信,花不上什么时间,

但孩子对收到回信是多么的渴望,我们给予他们的不仅仅是金钱,也要给予精神上的鼓励.

有空就回回信吧!

(也在说我自己.[em04])

发表于 2007-9-19 16:55 | 显示全部楼层
是了,不能伤害别人的自尊心!~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-9-19 17:00:09编辑过]
发表于 2007-9-20 08:47 | 显示全部楼层
在英山论坛里曾看到一个贴,说是一些学生接受了别人的资助,但没有表示感谢,资助方却把资助款收了回去,看了那个贴子后,我感触很大,是的,那些学生没有说谢谢的确是他们的错,可资助方却因此而将资助款收了回去,这实在是太令人费解了,也许是孩子们的不懂事,但资助方这样做,给那群孩子内心的伤害该有多大,难道孩子们没有自尊吗?钱,我认为是不应该收回去的,对于那些孩子不懂礼貌,应该从另一个角度去教育他们,这样做,确实太令人气愤了!
发表于 2007-9-22 23:21 | 显示全部楼层

这才是真正值得大家多考虑和学习的事情 

发表于 2007-9-27 14:42 | 显示全部楼层

恩,并没有一定要去回报,但是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.

[em04]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[注册]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麦田计划 ( 粤ICP备12076381号-3 )

GMT+8, 2024-11-29 20:50 , Processed in 0.073275 second(s), 17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