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UID
- 31432
- 积分
- 1262
- 注册时间
- 2009-12-21
- 最后登录
- 1970-1-1
- 在线时间
- 小时
- 性别
- 保密
- 精华
|
不久前,黄冈市长刘雪荣先生对《中国日报》表示,黄冈旅游资源胜在丰富,集“革命红色旅游”、“生态绿色旅游”和“文化古色旅游”于一体,但也存在特点不突出的问题。为此,将这些资源统筹在“大别山”的品牌下,主打五大卖点:人间四月天,麻城看杜鹃;大别主峰,天堂氧吧;禅宗祖庭,天下黄梅;将军故里,红色摇篮;遗爱湖畔,东坡赤壁。(2010年9月1日《黄冈日报》)
《黄冈日报》这则报道限于篇幅,转述的是刘先生总结性的一段话。和中国日报网刊载的原始采访记录对比,内容不是那么全面。但这段话应该是黄冈地方对发展本地旅游的纲领性思路,值得说一说。刘先生所述,可以总结为“三色”、“五点”。相较于以往主要突出红色土地、东坡赤壁,这个思路主题丰富许多,但还是大有可斟酌之处。说黄冈的旅游资源特点不突出显然是不准确的。“古色游”文理不甚顺畅,黄冈留存的古迹、古建筑本也不甚突出。
这个思路突出了麻城和罗田、英山的自然风光,分别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。黄冈的自然风光在华中地区不占优势。大别山区的山色并不算秀丽,西部名山不用说,就是和湖北本省内的三峡、巫山、神农架相较,吸引力差距都非常大。在武汉周边,人们休闲、避暑可以到庐山、鸡公山、九宫山,未必去黄冈大别山。到安徽那边,天柱山、黄山风光之美知名度之高黄冈无法相比。黄冈搞自然风光游,主要也就是武汉等周边城市的短途游客,特色不突出,而且随着高铁和高速公路网的形成,对手会越来越多。
黄冈旅游要从周边各地的夹击中脱颖而出,就要打出自己独一无二的品牌。而黄冈独一无二的品牌不是自然风光,而是文化。“麻城看杜鹃”、“大别主峰”在社会上的影响力、吸引力远不如黄冈的文化资源,那就是禅宗祖庭和名人之乡。(此外黄冈也是黄梅戏的故乡。)禅宗祖庭和名人故里,独一无二,别处替代不了。刘先生所言的“五点”提到了禅宗祖庭、将军故里以及客居此地三年的苏轼,但没有体现名人之乡、文化之乡的主题。原始对话中提到了名人之乡,但是这个纲领性思路中没有。
有鉴于此,“五点”的排序值得商量。窃以为禅宗祖庭、名人之乡,当排在前两位。将军故里也可包含在名人之乡之内。再结合宣传自然风光游、休闲游,包括麻城杜鹃花和大别山主峰天堂寨。
禅宗六个“祖”,四大寺庙在大别山一带。四祖寺、五祖寺在黄梅,二祖寺、三祖寺在安徽。其中五祖寺影响最大。古人说“蕲黄禅宗甲天下,佛家大事问黄梅”,那是何等的地位。黄冈名人辈出,而且跨越各个领域,在全国都极其罕见,故有“惟楚有才,鄂东为最”之说。曾客居黄冈的名人也车载斗量,除苏轼外,杜牧在黄州做过刺史,二程夫子少年时曾住在红安,吴承恩在蕲州写的《西游记》,李贽晚年也长住在黄冈。这些文化资源不仅是黄冈人的骄傲,也是黄冈发展旅游业最大的本钱。
将黄冈的旅游资源统筹在“大别山”的品牌下,并不是最佳的选择。“大别山”三字的号召力未必有“天下黄梅”、名人之乡大。“大别山”的知名度未必在“黄冈”、“黄州府”之上。(百度“黄冈”,找到相关网页约28,900,000篇。百度“大别山”,找到相关网页约8,020,000篇。)大别山是三省共享的,安徽、河南也打大别山牌,就和黄冈形成了内耗。提起大别山,外省人一般想到的是红色革命。而大别山在红色革命史上的地位,应该比不过井冈山、延安。本地红色革命几十年的历史非常重要,但相比几千年的黄冈历史,只是很小一段,出的人物也只是一小部分。黄冈首先是文化昌盛之地。因为文化的昌盛养育了不同的领域的万千英才。安徽河南大别山县市出的将军也很多,但出文化名人无法望黄冈之项背。
长期以来黄冈旅游官方特别重视红色土地、将军故里。刘先生的三“色”陈述,红色旅游也还是排在第一。黄冈的确是将军故里、红色摇篮。红安县(原黄安县)号称全国第一将军县,麻城也是著名的将军县。(鲜为人知的是,黄冈籍国军少将以上将领也出了两百多人。)这几年黄冈的红色旅游也的确吸引了不少游客。但是在突出红色文化的同时忽视了其他文化,就可能给本地发展造成重大遗憾。
这里且以红安为例。“将军县”是红安的重要资产,但是红安的历史人文、经商的传统也很突出,红安还有宗教、山水等旅游资产,直到近几年才有一定的宣传、开发。几十年来红安地方以将军县为本地的主要品牌,红安人很多也津津乐道于当年如何如何,我们这里出了多少将军。将军值得骄傲,但是只知道谈将军,就可能造成习惯向后看而不善于向前看、谋发展的思维定势。即便是发展红色旅游,除了宣传介绍将军事迹,也更需要学习现代产业经营理念,探索营销手段。毋庸讳言,我军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,出将军的地区大多数是贫困山区。只是谈苏区,人家就可能感觉这里是老少边穷。外省人可能不会知道红安离武汉才七十公里。黄安人以前在汉江上做生意很出名。民国时期汉口最大的资本家程沸澜家族就是黄安人。如果给人的印象是老少边穷,或者形象是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,有经商传统,离大城市很近,有山水风光,对投资者来说那种形象更有吸引力呢?肯定是后者。单靠红色旅游是不行的。红安的优势远远没有发挥。同是湖北的将军县,近年麻城和大悟并没有将将军县的遗产作为本地唯一的主打品牌,争取到高铁、高速公路过境,宣传自己的交通和资源优势,开掘麻城孝感乡移民等文化资源,吸引了大量投资,发展较为迅速。两相比较值得思考。
名人故里是可以做大文章的。现在连西门庆、孙悟空“故里”一些地方都争得火热,虽令人哭笑不得,也可见名人效应的潜在经济社会价值。湘西小城凤凰近年成为全国性的旅游热点。凤凰旅游的卖点,一是古城,二是名人。凤凰拿沈从文、熊希龄、黄永玉做足了文章。湖北自古战乱多,黄冈古城没多少东西了,但名人资源绝对在凤凰之上。黄冈乡贤大多是现当代的。有些名人故居尚在,资料、文物留下来的想来也不少。各名人的亲属后代不少还在老家。对其故里建筑进行修复,文物多加整理,生平、贡献、影响加强研究,在媒体扩大影响,发展旅游业大有前途。
发展黄冈旅游,在打文化牌、名人牌之外也可以顺带打一打教育牌。黄冈以前出名人,现在的中等教育也非常出名。黄冈中学在全国可以说尽人皆知,知名度远超过将军县。再如蕲春历史上人才林立,现在则号称教授县,小镇蕲州都有一条“博士街”。黄冈中学教育方式争议也多,也未必能作黄冈教育的代表,其优劣且不论,黄冈地区重视教育、文化传统好那是不可否认的。黄冈的教育非常值得学界研究,家长、教师、学子完全可以到黄冈来取经,探讨如何成才。
文化旅游当然不等于收门票。宣传本地文化、名人也是给本地树立品牌。品牌打出去了很多事情都好办了。蕲春县近年也非常重视“药圣”李时珍的品牌资源,建立了相当规模的中药材市场,并拟开发吴承恩和《西游记》主题旅游。开发名人资源,英山县已经走在前面。英山原属安徽,出人物较黄冈其余各县有所逊色。九十年代发现毕昇墓学术界确认毕昇为英山人之后,英山做足了毕昇的文章。据网上一篇2006年湖北日报的文章,英山用毕昇命名了印务公司、中学、街道、森林公园、旅行社、宾馆、云雾茶,建设了毕昇纪念馆和毕昇陵园,开发了“毕昇文化两日游”。毕昇品牌还吸引了全国20多家知名企业来英山投资,投资额逾6亿元,年提供税收2000多万元,成为该县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。最近英山毕昇大峡谷漂流的广告也做到了武汉。毕昇一个名人就给英山带来了这么大的经济文化效益,黄冈其余名人资源都能得到开发,效益可以想象。
做禅宗文化、禅宗旅游,景区比较集中,主要在黄梅的四祖寺、五祖寺。“蕲黄禅宗甲天下,佛家大事问黄梅”,这就是黄冈禅宗文化最好的广告。黄梅有资格建设为世界禅宗文化中心(湖北另一处宗教圣地武当山可以建设为世界道家文化中心),成为禅宗修行、研究、传播和人才培养的世界级中心。现在四祖寺、五祖寺知名度还不够高,但旅游发展空间之大毋庸置疑。名人故里游景点比较分散,可先大力宣传,造成黄冈出人才的传媒形象,先突出重点做几人、几处。以点带面,以后逐渐铺开。
掌握了本地的资源优势,发展思路对头,黄冈旅游的前景将一片光明。祝福黄冈。
2010,9
附个人整理的黄冈名人录,不完整版。
黄冈(包括今黄州区团风县):熊十力、李四光、秦兆阳、王亚南、陶希圣、殷海光、马哲民、月霞法师、来果法师、包惠僧、陈潭秋、林育蓉(彪)、林育南、林育英
武穴:四祖道信、余玠、居正、杨继泰、刘文岛、郭泰祺、居浩然
蕲春:吴淑、康茂才、顾景星、李时珍、田桐、詹大悲、黄侃、胡风
浠水:庞安时、闻一多、闻家驷、徐复观、汤化龙、汤芗铭、汤佩松
红安:耿定向、耿定理、董必武、李先念、张培刚、叶君健、程沸澜、程栋臣、郑位三、陈锡联、谢富治、韩先楚、杨松、秦基伟
黄梅:五祖弘忍、汤用彤、汤一介、废名、邢慕寰
英山:毕昇
麻城:严重、彭桓武、王树声、陈再道、夏斗寅
罗田:万密斋、余三胜、余叔岩、王葆心、徐寿辉 |
|